“一切为了学生,为了一切学生,为了学生的一切”,近年来,湖南大学以生为本、以爱为基,不断提升学生对于学校事业发展的参与感、获得感,让学校成为学生的成长乐园和心灵家园。
快速响应,解决师生难事
“没想到一张床的小事,学校却把它当一件大事来办。”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夕,一名“高个子”新生私下向辅导员提出,希望能有一张适合自己的床铺。
在了解这一情况后,学工部立即想到,“是不是还有别的新生也有同样的烦恼?”他们迅速联动相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,收集全校“高个子”新生信息、第一时间联系相关厂商订制加长床板,赶在新生报到前点对点解决了23名同学的床位问题,让每一位同学顺利入住、住得舒适。
101学生便捷服务站
为了让同学们“少跑一段路、少上一层楼、少敲一扇门”,学校在本学期推出“101学生便捷服务站”,将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部分事务申报审批、就业指导服务等“搬”进了园区、“搬”到了身边。同学们用一部手机即可完成生源地资助项目、勤工助学岗位申请等事务的申报流程,实现多部门、跨校区业务一站式联动办理。
不仅如此,学校优化整合“学生工作管理系统”,实现“学生素质测评、学生成长辅导、辅导员工作日志、学生住宿调整、学生校外住宿办理、学生社团活动、学生心理普查、学生离校办理”等多个功能线上办理,大幅提高师生办事便捷度。
“学生在哪儿,学生工作的阵地就在哪儿”,为进一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,及时答疑解惑,学校学工部新开通“学生服务热线”“学生意见信箱(部长信箱)”,分别在南校区、财院校区举办四期“心声茶话会”,不断优化“学生反映—集中转办—限期反馈—跟踪问效”的接诉即办工作流程,有效解决学生反馈的问题47件。
定期举行“学工悦跑”活动
为吸引同学们走出寝室、走进运动场。学校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,依托园区育人阵地开展了一系列摄影及书画展、拔河友谊赛等学生社区文化活动;定期开展学工“悦跑”、环湖健身跑、定向越野赛、趣味运动会等各项活动及赛事60余次,师生累计参与达1.2万人次。同时,联动艺术教育中心于该校天马园区、德智园区、财院校区举办多场“青春麓鸣”大学生合唱团室外音乐会、键盘乐团室外音乐会等,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,受到同学们广泛好评。
持续改善,保障师生出行
为了更好地方便师生出行,学校针对公交路线站点增设需求进行了充分调研,并与长沙市交通运输部门积极联动,调整后的公交路线将更多的公共交通资源输送到了后湖路,使得同学们的出行安全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。
大科城2号线路调整
近年来,该校聚焦“开车堵”问题,积极对接麓山南路单行线改造,牵头制定《南校区交通单循环方案》,最终实现校内主干道交通与麓山南路单行无缝衔接;与交警共建校园交通执勤岗亭,完善牌楼路等校园周边停车场指引牌、车辆禁停指示牌设置,加大对牌楼路、麓山南路等主干道路的巡查管控,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校园及周边交通拥堵问题。
聚焦“停车难”问题,学校完成多处停车位增建或改造,增加机动车停车位122个;推动南校区教学楼周边非机动车停车位增建修缮,在多地增建修缮非机动车停车位1700余个。
优化治理,打造湖大家园
为了打造富有历史文化传承的“湖大家园”,近年来,学校不断推进天马、德智学生园区环境整体提质升级,改造总面积10.89万平方米,新建运动场地4900平方米,安装智慧路灯115盏,新增空调、洗衣机等生活服务设施设备1800台。
建设园区育人空间,新增学习研讨、思政工作、党团活动、生活服务、勤工助学、爱心寝室等功能用房135间,育人空间投入至今已有10万余人次预约使用。
建设一网通办报修平台,保障24小时线上报修服务,零星维修实现1小时受理、2小时上门、4小时维修完成。拓宽师生信息反馈平台,通过吐槽大会、意见簿、微信公号互动等方式搭建反馈渠道,实现报修与意见建议反馈回访率100%。
“小事实办、难事不难。”湖南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不断提高工作科学性与实效性,进一步做细、做精工作,以“高标准”打造“高效率”队伍,充分回应与满足同学们对大学校园生活的高期待。
责编:刘丹 编辑:唐翌殊
来源:湖南日报